小明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找来了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甲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明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很暗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明排除故障后,按图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实际功率/W |
电阻Ω |
1 |
1.6 |
O.20 |
O.32 |
8.00 |
2 |
2.5 |
O.24 |
O.60 |
1O.42 |
3 |
2.8 |
O.26 |
O.73 |
1O.77 |
(4)小明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小灯泡越亮。灯L1的额定功率是 W。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 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若该电表的另一个量程已损坏,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请在方框内画出能测量小灯泡L2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6)小明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他忽略了 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
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下图(b)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配备的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王同学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小王同学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是(用实验步骤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4)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5)c图是另一组的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他的错误是:。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小刚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小丽发现其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要求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2中的电流(约为0.3A),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 L1、 L2并联,变阻器调节L1的亮度,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将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并将实物连接起来.
小阳同学探究小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用九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小阳仔细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发现可把九只小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较暗,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灯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8与3、6、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小灯泡两端电压相同时,。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相同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越亮.
(4)表格中“U•I”在物理学中代表的物理量是;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