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知道小灯泡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找来了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所示甲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
(2)若小明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很暗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明排除故障后,按图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实际功率/W |
电阻Ω |
1 |
1.6 |
O.20 |
O.32 |
8.00 |
2 |
2.5 |
O.24 |
O.60 |
1O.42 |
3 |
2.8 |
O.26 |
O.73 |
1O.77 |
(4)小明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小灯泡越亮。灯L1的额定功率是 W。
(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 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若该电表的另一个量程已损坏,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请在方框内画出能测量小灯泡L2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6)小明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他忽略了 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或“错误”)。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用稳定的热源(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给一种物质均匀加热,且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1)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过程用了 min。
(2)该物质第5min末的内能 第6min末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华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2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 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
某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取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使用的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2)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他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故障可能是由于灯泡 (选填“断路”或“短路”)引起的;
(3)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 V;若要使灯泡正常发光,他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4)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小熙同学利用下列器材: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量筒、水、滴管、细线完成了小石块密度的测量。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先把两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再把小石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3)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液面如图2所示,则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cm3;
(4)现将量筒中的水倒一部分至右盘小烧杯中,再利用滴灌来调节量筒与烧杯中水的体积,当天平再次平衡时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m石= g;
(5)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完全浸没,液面的示数如图4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V石= cm3,小石块的密度ρ石=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