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2是我国某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区的等高线图,图2中A河流被称为“白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称为“黑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沉积了大量黑色的淤泥。图1是图2中M处天然形成的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多和长大,科学术语被称为“钙化池”,钙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

A.A河流 B.B河流 C.C山脊 D.D河流

从钙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池的外边缘流速较池内小; ②池的外边缘较池内流速大;
③池内沉积作用快于池的边缘;④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科学家们将钙化池的边缘切开研究发现,其边缘呈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呈白色与黄色相间分布,厚薄不一。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白色的是碳酸钙,而黄色的则是泥土。据此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②碳酸钙沉积层越厚,说明该时期降水越少;
③泥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强度大小;
④上述现象在西欧发现的可能性较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
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只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我国某些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首要原因是

A.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B.中心区人口密度大,地价上涨
C.中心区农贸产品供不应求 D.中心区绿地面积减少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该城市可能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人口呈现负增长的国家是

A.德国、匈牙利 B.韩国、新加坡 C.印度、孟加拉 D.非洲国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