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艾比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大盐水湖(如图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湖面面积1200平方公里,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公里左右,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城市和铁路受到威胁。
材料二:艾比湖是一个价值大于68.65亿元的湖泊。下表为艾比湖部分价值项目表:
项目A |
价值(亿元) |
项目B |
价值(亿元) |
释放氧气 |
2.96 |
化工产品 |
1.99 |
泥炭地碳汇 |
1.18 |
卤虫 |
0.90 |
吸收二氧化碳 |
19.94 |
林草产品 |
10.06 |
材料三:研究表明:1公顷湿地可以吸收100公顷农田径流中过剩的氮和磷。
请根据图文资料说明艾比湖的环境价值。
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56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D一线的地租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2)若该市是我国某城市,目前城市等级为________,20年后城市人口预计达113万。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3)该市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
读“我国人口增长指标变化图”,回答问题。
(1)四组人口指标中,1949年以来一直下降的是________率,主要原因________。
(2)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70年代中期后自然增长率明显呈________趋势,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成为________模式。但我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仍然十分巨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实行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2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2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3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12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材料2:某省气候资料及轮廓图
材料3:井冈山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说出主要原因。
(2)试分析造成1998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年的主要人为原因。
(3)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①在山区应以治理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__工程;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______;③在湖区实施________工程。
(4)材料3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
(5)简述材料3中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读图表,回答相关问题。
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单位:次)
(1)简述成都市的自然地理特征。
(2)若将本图转绘为等温线示意图,试描述①②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3)图中①②之间地区森林火灾多发季节和自然原因。
(4)与西昌发射中心相比,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具有的优势。
(5)分析图中①地以东地区及②地所在地形区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
(6)图中成都平原以西风景秀丽,正逐渐成为四川盆地越野驾车的热门区域。请结合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简要说明越野驾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原定位 |
现定位 |
|
代表景点 |
三山两洞一条江 |
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
游览形式 |
观光 |
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
宣传口号 |
桂林山水甲天下 |
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
(1)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上表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