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入冬以来,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纪录2013年4月,黑、吉两省正值耕种时节,却遭受严重的春涝。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
简述黑、吉两省春涝形成的自然原因并对其农业耕种提出合理建议。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和表“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MN表示。
⑵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
⑶②位置的日期是,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极昼现象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⑷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正午太阳高度变;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段(填字母)
【海洋地理】图下图为东海底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钓鱼岛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而形成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
(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资源。
(3)图中上海沿海主要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_,钓鱼岛的海岸类型是。
(4)请结合联合国海洋法中海域划分的知识,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
(5)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最新统计:我国荒漠化面积达到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5%,涉及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18个省区市,有4亿人口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材料二: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可将我国沙尘暴发生区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及各区域平均多年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曲线”。
(1)由材料可知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
(2)我国三个区域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各有特点:其中与全国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为相似是_______区;年沙尘暴日数最多是_______区;冬季沙尘暴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区。(选填Ⅰ、Ⅱ或Ⅲ)
(3)Ⅰ区内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简述其危害及防治措施。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__%。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 ,比2000年上升1.91% 。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读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图1)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和。
(2)根据图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及6~8月降水少的共同原因。
(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优势有哪些?
(4)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