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溪流连续两天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两昼夜内,该溪流流量特点是 

A.变化幅度:第一天小,第二天大 
B.最大流量:出现在第一天的午后
C.最小流量:出现在凌晨6点前
D.变化幅度:昼夜差异大,两日差异小

导致溪流的流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海陆位置     B.气温影响
C.洋流影响 D.地形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①处河谷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B.岩层向下断陷形成
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
D.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

图示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C.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D.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读下图,右图为左图某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夏季通过河口a入海的泥沙量更大
C.图中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D.b处和d处河水流量季节变化一样大

下图中能反映右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读安徽省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乙处降水多于甲处 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可以建设水电站 D.丙、丁两处相对高差可能为1000米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图中极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环流的纬度差异 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C.海陆海拔高度的差异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图乙所示年份的下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冬、夏季风均偏强 B.冬、夏季风均偏弱
C.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D.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