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下表是关于豌豆茎高的杂交实验,请回答:
亲本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
① |
高茎×矮茎 |
597 |
0 |
② |
高茎×高茎 |
605 |
197 |
③ |
高茎×矮茎 |
325 |
321 |
(1)在豌豆的高茎、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在①组的亲本组合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在③组的亲本组合中,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在②组子代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可能的原因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
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
C.Ⅱ处被破坏,刺激皮肤则肌肉没有反应,也没有感觉 |
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
下列与化学递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均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 |
B.化学递质的释放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
C.相同的化学递质可以引起不同细胞的不同反应,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糖蛋白的差异有关 |
D.在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结合后,可以引起持久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