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Ach)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为研究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另外,轴突末梢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但不影响后来的信号传导)。
(1)在轴突末梢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C处感受刺 激时间/ms |
D处感受 刺激时间/ms |
|
0.1 |
0.80 |
5.96 |
0.2 |
0.81 |
5.68 |
0.3 |
0.80 |
5.40 |
0.4 |
0.81 |
5.24 |
0.5 |
0.80 |
4.96 |
由表中C处测量结果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兴奋在________的传导无显著影响;从D处测量的数据可知,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
(3)经测量,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 mm、48 mm。当乙酰胆碱的浓度为上表中的0.3μmol·L—1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 。兴奋在细胞体上的传导速度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约相等,BC与CD段的长度相等,但兴奋在CD段的传递速度比BC段的传导速度 (大/小),这是因为兴奋在细胞体上(或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而CD段由于存在 结构,使信号的传递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影响了传递速度。
(每空1分,共8)分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 和 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进行特异结合检测。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科研小组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SARS病毒三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助他们判断。
样品1:含有水、DNA、RNA、糖原和蛋白质等化学成分;
样品2:只含有蛋白质和RNA两种化学成分;
样品3: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化学成分。
样品1为▲;样品2为▲;样品3为▲。
(2)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或染液相互作用能产生特定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或染液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 |
蛋白质 |
▲试剂 |
紫 色 |
脂肪 |
▲染液 |
橘黄色 |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中A~D代表物质,a~c代表物质的跨膜运输。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物质跨膜方式中的▲、▲、▲。
(2)图中的B表示▲。
(3)能代表O2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代表Na+、氨基酸等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人体的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的含量。下图是胰岛B细胞在电镜下结构模式图的一部分,请分析回答问题:
(1)胰岛素首先是在[]▲中合成的,再经过[]▲和[]▲的加工,最后由[]▲直接分泌到细胞外。
(2)在胰岛素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3)胰岛素分子以▲方式(选填“内吞作用”或“外排作用”)分泌到细胞外。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注:[ ]内填相应标号,上填相应的名称):
(1)该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具有[]▲,该结构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2)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3)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
(4)图中含有DNA的结构包括⑦、[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