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染色剂和现象正确的是( )
A.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
B.利用醋酸洋红和碘液可以分别鉴定蛋白质和淀粉 |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使苏丹Ⅲ染液染色体着色 |
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 |
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
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
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a>b>c |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量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假如种子已经消过毒且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a 不动,b右移 |
B.a左移,b右移 |
C.a 左移,b不动 |
D.a右移,b左移 |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