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增长和环境负载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个“S”型曲线。请根据下图回答:
(1)种群指数增长期是指图中的( ),种群增长速率为零的是图中( )
A.a | B.b | C.c | D.d |
(2)现在自然界多数生物都已达到平衡的稳定期,种群数量一般不再增长,只有波动或变动,这种波动或变
动一方面是由于种群有___________ ___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了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该图曲线的实际意义分析,如果在灭鼠时,杀死了一半老鼠,存活的老鼠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数量,那么更有效的控制老鼠数量的方法如增加老鼠的天敌、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等,这样可以使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从根本上限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某家畜的耳朵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但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项目 |
基因组合 |
A、B同时存在(A__B__型) |
A存在、B不存在(A__bb型) |
B存在、A不存在(aaB__型) |
A和B都不存在(aabb型) |
耳朵形状 |
尖状 |
圆状 |
椭圆状 |
倒扇状 |
|
杂交组合 |
甲:尖状×倒扇状→![]() |
||||
乙:圆状×圆状→![]() |
|||||
丙:椭圆状×圆状→![]() |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
(2)除了上述的3种组合之外,如果进行尖状×倒扇状杂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是圆状,则基因型是 。如果进行尖状×尖状杂交,得到后代表现型是尖状,则基因型是
。
(3)让乙组后代中圆状的家畜与另一纯合椭圆状的家畜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
(4)让丙组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圆状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椭圆状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
(5)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衣壳蛋白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乙肝两对半”):
序号 |
检测对象 |
中文名称 |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
1 |
HB sAg |
表面抗原 |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 sAg无传染性 |
2 |
HB sAb |
表面抗体 |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
3 |
HB eAg |
E抗原 |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
4 |
HB eAb |
E抗体 |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
5 |
HB cAb |
核心抗体 |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 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
(1)人体产生HB sAb和HB eAb的细胞是 ,当得到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和 。
(2)在两对半检测中,如果出现1、3和5阳性即为“大三阳”。此时乙肝病毒 (填“有”或“没有”)显著的传染性。
(3)乙肝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消灭乙肝病毒,即通过
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而使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
(4)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来源可能是 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5)早期的乙肝疫苗来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 (成分)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国卫生部已明确规定,自2000年起,血源疫苗已停止生产及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疫苗。
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拟将新筛选获得的优良酿酒酵母扩大培养,并进行固定化用于果酒的制作。在酵母菌培养阶段,实验小组每天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如下表:
时间/天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酵母菌数 (× ![]() |
0.8 |
1.8 |
3.0 |
5.6 |
4.8 |
2.0 |
0.8 |
0.4 |
(1)生产用菌种一般选用快速增殖阶段的菌体,由表中数据分析,第天的酵母菌适宜用于固定化。
(2)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突出优点是。酵母菌细胞固定化成败的关键是海藻酸钠溶液的配制,海藻酸钠溶解时应加热。若海藻酸钠溶液浓度适宜,而制得的凝胶珠颜色偏浅,则可能原因是。
(3)若用下图装置制作果醋,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空间的目的是。
在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如下图乙所示。则接种醋酸菌在时刻,此时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4)根据乙图有关信息,在答题纸的坐标系中绘出发酵瓶中酒精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人类各种癌症中的关键基因之一是原癌基因。其突变后表达的产物是G蛋白。当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与生长因子结合后,G蛋白将信号经图中的过程①形成转录激活剂,激活剂激活、启动过程②③,形成大量物资D,导致细胞周期启动并过度分裂(图中字母表示物资,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1)癌细胞的特点是、(至少两点)。过程②、③合称为。
(2)G蛋白与GTP作用后获取能量,变为转录激活剂。GTP与ATP都是能源物质,参照ATP的命名方法,请写出GTP的中文名称:。
(3)图中所示过程中,发生解旋的过程是(填序号)。
(4)分析原癌基因,一般需要PCR扩增原癌基因。下列物质是PCR扩增所必须的物质有(可多选)。
A.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 B.DNA聚合酶 | C.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
D.mRNA E.tRNA F.解旋酶 G.RNA聚合酶 |
(5)突变的原癌基因在人体中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与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突变的原癌基因转入细菌中合成的蛋白质,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原因是。
(6)根据图中的信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一种抑制癌细胞产生的方法。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下图为人体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示意图,①~⑤表示相关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贫困山区的居民如果长期吃不到碘盐,身体处于缺碘的状态,那么激素①②的分泌量将;人在口渴时,激素⑤(名称)的释放量将,该激素是在合成,作用是。
(2)人从温暖的室内突然到寒冷的室外,血液中激素③④含量立即上升的是(填序号);同时,皮肤血管,意义是。
(3)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会通过调节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与人体血糖调节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