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科学工作者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的途径是( )
A.CO2→叶绿素→ATP | B.CO2→三碳化合物→ATP |
C.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 D.CO2→叶绿素→葡萄糖 |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及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上升、下降、上升 | B.下降、上升、上升 |
C.下降、上升、下降 | D.上升、下降、下降 |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A.[H]和H2O | B.[H]和ATP |
C.ATP和CO2 | D.H2O和CO2 |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