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使用了工具酶           和DNA连接酶,完成目的基因的获取和              
(2)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有可能是载体—载体、                         重组DNA分子。
(3)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出含                       的重组DNA分子的胚胎干细胞的过程,才能将该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
(4)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能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                
(5)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形成组织、器官必须要进行               
(6)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能否获得动物器官?_______ 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胚胎分割移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___,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
(2)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________的传导有阻断作用。
(3) 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次偏转。兴奋在细胞间只能单向传递,能否利用题中已有条件设计实验证明?请简要说明设计思路:(2分)

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母亲的基因型是(用B、b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前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______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技术。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II-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4)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I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II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I图 II图
(1)I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II图中________细胞处于I图中的CD段。
(3)II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II图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Ⅰ和Ⅲ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Ⅰ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阶段Ⅱ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Ⅲ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3)若测得阶段Ⅱ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含量的变化为。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