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分解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实验①能
B 只有实验②能
C 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 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把土豆依次放在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在实验室中测定其CO2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一周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
C.第三周的无氧呼吸先强后弱
D.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pH适宜)曲线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