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兔的毛色白(B)对黑(b)是显性,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个杂合兔子有一万个卵原细胞,其中产生的含b卵细胞约有( )
A.10000个 B.5000个 C.2500个 D.1250个
某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经减数分裂产生的ABC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A.1/2 | B.1/4 | C.l/8 | D.1/16 |
对下图高等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
|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
|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
|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
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
| 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
| 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 |
| 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