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
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
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 |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
A.四种色素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
C.四种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 D.四种色素的含量不同 |
下列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
B.受精作用、输血时要严格配血都与细胞识别有关 |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
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
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液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A.①②③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下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方格内的物质是丙酮酸
B.A、B、C阶段均释放少量能量
C.产能最多的是D阶段,产[H]多的阶段是C
D.E阶段在人体内不可能发生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
B.酶在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
C.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
D.只有在细胞内部,酶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