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双链RNA沉默基因”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机制如下所示: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二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
(1)组成双链RNA的基本单位是 。
(2)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要使基因“沉默’’,条件是RISC上要有能与特定的mRNA 序列。
(3)RNA干扰机制的实质就是在遗传信息传递中使 过程受阻。
(4)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根据乙肝病毒基因 ,人工合成与之相应的 ,注入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达到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目的。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名称为,其含有的DNA数为。
(2)B细胞处于 期,有对同源染色体。
(3)C细胞名称为 ,其分裂后的子细胞为(填图中序号)。
(4)上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DNA数为8个的细胞有。
在下面概念关系图的I~V中填写适当的名词。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乔化蟠桃 |
乔化圆桃 |
矮化蟠桃 |
矮化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因此建议____________。
一只卷毛雌狗A和一只卷毛雄狗B交配,生了一只直毛雌狗和一只卷毛雄狗(卷毛、直毛这对相对性状由H、h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1)卷毛、直毛这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子代中,卷毛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直毛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子代中的卷毛雄狗与一只直毛雌狗交配,预计它们生一只直毛狗的概率为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