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市声说
【清】沙张白
鸟之声聚于林,兽之声聚于山,人之声聚于市。是声也,盖无在无之。而当其所聚,则尤为庞杂沸腾,令听者难为聪焉。今人入山林者,闻鸟兽之声,以为是天籁适然,鸣其自乐之致而已。由市声推之,鸟知彼羽毛之族,非多求多冀,哓(xiao)哓焉炫其所有,急其所无,以求济夫旦夕之
欲者乎?
京师土燥水涩,其声噌以咳。鬻百货于市者,类为曼声高呼,夸所挟以求售。肩任担负,络绎孔道,至于穷墟僻巷,无所不到。传呼之声相闻,盖不知几千万人也!祁寒暑雨,莫不自晨迄暮,不肯少休,抗喉而疾呼,以求济其旦夕之欲耳!
苟谓鸟之呼于林,兽之呼于山者,皆怡然自得,一无所求,而人者独否,是天之恩勤①群类,予以自然之乐者,反丰于物而靳于人,此亦理之不可信者也。然使此千百万人者,厌其勤苦,且自悔不鸟兽若,尽弃其业而他业焉,将京师之大,阒然寂然,不特若曹无以赡其生,生民之所需,畴为给之?此又势之必不可者矣。顾使其中有数人焉,耻其所为,而从吾所好,则为圣贤,为仙佛,为贵人,为高士,何不可者。吾惜其自少至老,旦夕为抗喉疾呼,而皇皇于道路以死也。甚矣,市声之可哀也。
虽然,市者,声之所聚;京师者,又市之所聚也。揽权者市权,挟势者市势,以至市文章,市技艺,市恩,市谄,市诈,市颦笑:无非市者。炫其所有,急其所无,汲汲然求济其旦夕之欲,虽不市声之哓哓然,而无声之声,震于钟鼓矣。甚且暮夜之乞怜无声,中庭之相泣有声,反不若抗声
疾呼者之为其事而不讳其名也。君子之所哀,岂仅在市声也哉!
嗟乎!有凤凰焉,而后可以和百鸟之声;有麒麟焉,而后可以谐百兽之声;有圣人焉,而后能使天下之人之声皆得其中,终和且平,而无噍(jiao)杀嚣陵之患。四灵⑦不至,君子之所为致慨也。若日厌苦人声,而欲逃之山林,以听夫无所求而自然之鸣焉,是鸟兽同群,而薄斯人之吾与也。
注释
①恩勤:此作“厚爱”解。
②四灵:古以龙、凤、龟、麟称“四灵”,四灵出,兆示吉祥清明之世。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丰于物而靳于人 靳:吝啬 |
B.然使此千百万人者,厌其勤苦 厌:憎恶 |
C.顾使其中有数人焉’ 顾:而,不过 |
D.而薄斯人之吾与也 薄:迫近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作者不赞成的观点或行为的一组是( )
①天籁适然,鸣其自乐之致而已
②肩任担负,络绎孔道
③莫不自晨迄暮,不肯少休
④自悔不鸟兽若,尽弃其业而他业焉
⑤日夕为抗喉疾呼,而皇皇于道路以死也
⑥以至市文章,市技艺,市恩,市谄,市诈,市颦笑
A.①②③ | B.①④⑥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世上的各种“声”说起,说到“鸟声”“兽声”与“人声”的分辨,可引起读者的兴趣。 |
B.第二、三段转入对“市声”的描述,沙张白认为,市者的曼声高呼是“生民之所需”,不可失此“市声”。 |
C.第四段写到种种“市”的行为,出卖礼义,出卖良心,出卖灵魂,是可怕又可恶的“无声胜有声”。 |
D.文章题目叫“市声说”,又是从“声”说起,可以说,“市声”是全文叙述的中心,对市声的看法也是全文的主旨之所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就亭记
(清) 施闰章
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①地故硗啬,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②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为就其地而不劳也。
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阒焉若穷山荒野。余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盘礴③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顷岁军兴,征求络绎,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
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注①临江:今江西清江,时施闰章以江西参议驻此。②阁皂:山名,在临江。③盘礴:即箕坐,叉开腿坐,此指不拘礼仪。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引领:伸长脖子 |
B.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餍:厌恶,讨厌 |
C.厥位东南,日月先至厥:其,指就亭 |
D.古之士大夫出官在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类:大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B.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C.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D.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游观之地难得引出建就亭之意,接着写就亭的形势和建筑经过。
B.文章布局平稳而有变化。第二段没有紧续第一段来写登临就亭所见之景以及游观之乐,而是宕开一笔,泛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难,来反衬下文自己得自就亭的山水之乐。
C.最后一段是第三段意思的补充和深化,以谦逊之语结束,话委婉而有余韵。
D.本文描述生动形象,议论深刻独到,体现出奔放而不失含蓄,华丽而不失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古代“记”类文中的佳作。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遂 治 其 芜 秽 作 竹 亭 其 上 列 植 花 木 又 视 其 屋 角 之 障 吾 目 者 去 之 命 曰 就 亭 为 就 其 地 而 不 劳 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
② 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称现代汉语。
(1)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2)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
(3)拒战岂其所愿?宜弘宽大,以慰远近之心。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字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5分)
(2)然亦自爱其居闲靓,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5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世美堂后记
(明)归有光
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宛丘,后又徙余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南戴,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翁为人佣傥奇伟,吏部左侍郎叶公盛、大理寺卿章公格一时名德,皆相友善,为与连姻。成化初,筑室百楹于安亭江上,堂宇闳敞,极幽雅之致。题其匾曰“世美”。四明杨太史守阯为之记。
嘉靖中,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余适读书堂中,吾妻曰:“君在,不可使人顿有《黍离》之悲”。 余闻之,固已恻然。然亦自爱其居闲静,可以避俗嚣也。乃谋质金以偿粥者;不足,则岁质贷;五六年,始尽雠其直。安亭俗呰窳①而田恶。先是县人争以不利阻余。余称孙叔敖请寝之丘、韩献子迁新田之语以为言。众莫不笑之。余于家事,未尝訾省②。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菜,岁苦早而独收。每稻熟,先以为吾父母酒醴,乃敢尝酒。获二麦,以为舅姑羞酱,乃烹饪,祭祀、宾客、婚姻、赠遗无所失。姊妹之无依者悉来归,四方学者馆饩莫不得所。有遘悯③不自得者,终默默未尝有所言也。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庚戌岁,余落第出都门,从陆道旬日至家。时芍药花盛开,吾妻具酒相问劳。余谓:“得无所有恨耶?”曰:“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 长沙张文隐公薨,余哭之恸,吾妻亦泪下,曰:“世无知君者矣!然张公负君耳!”辛亥五月晦日,吾妻卒。实张文隐公薨之明年也。
后三年,倭奴犯境,一日抄掠数过,而宅不毁;堂中书亦无恙。然余遂居县城,岁一再至而已。辛酉清明日,率子妇来省祭,留修圮坏,居久之不去。一日,家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注①俗呰窳:俗习懒惰。②訾省:过问,指计算、核查财目。③遘悯:遭受患难。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曾孙某以逋官物粥于人粥:同“鬻”,出售 |
B.岁苦旱而独收苦:为……所苦 |
C.得无有所恨耶恨:痛恨 |
D.岁一再至而已再:二次 |
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表明归有光的妻子王氏贤惠的一组是( )(3分)
①一时名德,皆相友善②终亦不以有无告,但督僮奴垦荒莱
③世无知君者矣!④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数千卷。
⑤方共采药鹿门,何恨也?⑥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A.①②⑥ | B.②④⑤ | C.③⑤⑥ | D.①③④ |
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有光妻子的曾祖父王致谦是名门之后,为人豪爽洒脱,奇异不凡,在当时很有名,同叶盛、章格交好,世美堂就是由他修建的。 |
B.本文是归有光悼念去世的妻子王氏的文章。她治家勤俭,孝敬老人,同亲属朋友关系和睦,对丈夫全力支持,十分贤惠。 |
C.因为归有光喜欢读书,所以家中藏书一旦散失,妻子就让人四处寻找,最后他家里的藏书竟然多达上千卷。 |
D.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采用散文形式,在对生活琐事的平实朴素叙述中渗透了深沉真挚的情感,本文的风格与其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