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生态瓶 编号 |
生态系统组成 |
|||||
光照 |
水草 |
藻类 |
浮游动物 |
小鱼 |
泥沙 |
|
甲 |
+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 |
A.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低
B.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长
C.丙瓶的有机物比丁瓶的多
D.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丙瓶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②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③酶在发挥作用后即被分解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研究表明:缺氧环境能引起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增加,这是由于体内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造血机能有促进作用所致,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试据图回答:
(1)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了红细胞生成酶,当O2充足时抑制了该酶的产生,这种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红细胞生成酶属于___________酶。
(2)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原的化学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它在肝脏细胞内_________中合成,并由__________加工分泌,由血液运输至骨髓组织,促进_________细胞分裂、分化形成血红细胞。
(3)题中红细胞生成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 人的异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所以人体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② 人体细胞一般只有通过细胞外液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③ 人体的消化道不是都能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④ 血液中的葡萄糖一部分合成糖元,暂时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以备生命活动利用
⑤ 人体细胞内的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含氮部分在肾脏中转变成尿素并随尿液排除体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下图表示1900 、1950 及1980 三年,在甲桥上游20 公里至下游40 公里的范围中,测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是与污染程度成反比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1900 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50年时严重 |
B.由于环保意识的抬头,从1900 年到1980年的80 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似乎有持续改善的趋势 |
C.在1980 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比1900 年时轻微 |
D.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愈严重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将使隐性基因灭绝 |
B.外来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可能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或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
C.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