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拟对添加皮革蛋白粉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实验。你若是该小组成员,请完善下列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皮革蛋白粉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
(3)实验步骤:
①选                         的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饲养。
②甲组鼠每天都饲喂适量普通饲料,乙组饲喂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相同一段时间。
④检查大鼠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大鼠体重和发育情况。
(4)请你预测该同学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请分析并回答: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来自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L的基因(填“是”或“不是”)只在应T细胞和某些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填“是”或“不是”)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根据上述实例及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可考虑基因的表达,从而为解决免疫排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下图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时有个染色体组,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2)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的形成。
(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填编号)过程。
(4)利用幼苗2培育出植株B的育种过程的最大优点是,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
(5)植株C属于单倍体是因为,其培育成功说明花药细胞具有

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颜色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组合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组合二
乙×丙
全为绿色
组合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组合四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乙、丙、丁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2)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3)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0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射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是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下图所示为部分细胞结构和组成细胞的多种蛋白质(如B、C、D),请分析并回答:

(1)该图是在(填“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该图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
(3)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培养该细胞,若该细胞能合成胰蛋白酶,则此细胞是细胞。在此酶合成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丙氨酸的
(4)若D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
(5)若该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则细胞形态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