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下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1-通道的开启 |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
B.RNA聚合酶可来源于进行⑤过程的生物 |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如图表示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对应位置上的三对等位基因,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对染色体上最多有三对基因
B.D、d控制果蝇不同的性状
C.E和e最本质的区别是两者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示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下列有关遗传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
B.培养由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而来的S型菌,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有R型菌落,也有S型菌落 |
C.不同mRNA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
D.某双链DNA分子含n个碱基对,其中含m个T,其复制3次共需G为7(n-m)个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子代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
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后代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 |
C.如果子代植株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株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
D.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一定是雌性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