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曲唱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对此你的理解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制结构如下表所示

年份
国有
经济
集体
经济
个体
经济
私营
经济
其他
经济
2006年
51%
33%
12%
4%
0
2009年
24%
35%
14%
16%
11%

这表明该地 (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B.非公有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
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体现了

A.坚持矛盾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商务印书馆1971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①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②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①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