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习近平指出,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等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合力打击“三股势力”、贩毒、跨国有组织犯罪。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积极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③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张景中院士在其著作《数学与哲学》中指出,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是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D.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
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互独立性 |
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
C.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D.没有哲学智慧,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
很多专家指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包容”是最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只有包容,人与人之间才能避免消除误会和纷争;只有包容,才有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只有包容,才有文明和进步;只有包容才有经济社会进一步的繁荣。上述关于包容的意义蕴含的哲理是 ( )
①认识的无限性 ②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③矛盾的对立统一④联系的条件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