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
D.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很小 |
成人体内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这里描述的“钙”是指( )
A.离子 | B.原子 | C.元素 | D.分子 |
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汽油作燃料 | B.铝作导线 |
C.石墨作笔芯 |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 CD
A.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C.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 D.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