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
| B.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 C.在硫酸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
|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下列各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为37的是()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标况下气体1.12L。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0.12mol | B.0.11mol | C.0.09mol | D.0.08mol |
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 S↓+2NO2↑十2H2O |
B.CuO+2HNO3 Cu(NO3)2十H2O |
C.4HNO3(浓) 4NO2↑十O2↑十2H2O |
D.3Cu+8HNO3(稀) 3Cu(NO3)2+2NO↑十4H2O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Na+为2NA |
| B.常温、常压下,0.5mol臭氧中含有氧原子为1.5NA |
| C.标准状况下,1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O3-为NA |
| D.78gNa2O2中含有O2-为2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