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某摄影爱好者在泉州(24°52’N,118°37’E)某高楼屋顶拍摄了郑成功像“马上日出”图片(如下左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上左图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上右图6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爱好者打算次日前往太原(37°52’N,112°32’E),继续拍摄类似该题材的照片,已知太原当日昼长比泉州短44分钟,则其次日拍摄照片的时间较泉州约
A.早22分 | B.晚22分 | C.早46分 | D.晚46分 |
梵净山的珍稀植物珙桐,二十多年前周总理在瑞士一家宾馆的庭院里发现了它,才知是从中国引种并培育成观赏花木,而我国至今还没有推广开来。要推广作为观赏花木的珙桐必须要( )
A.改善自然条件 | B.加大科技投入 |
C.增加生产资料投入 | D.开拓国内外市场 |
下列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的大牧场放牧业属粗放农业 |
B.青藏高原的游牧业属粗放农业和商品农业 |
C.自给农业只包括种植业,商品农业属于种植业 |
D.粗放农业增加农业产出,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
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原则取决于农业生产的( )
A.自然条件 | B.社会经济条件 |
C.地域性 | D.季节性和周期性 |
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误农时”是因为农业生产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
B.农业生产中投入是指农民投入的资金 |
C.密集农业是指种植作物较密集的农业 |
D.地广人稀的地区的生产类型都是粗放农业生产活动 |
在欧美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改造自然条件 | B.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
C.依靠生产资料的投入 | D.加大科技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