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图乙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最能反映最早历史时期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
A.①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
B.②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
C.③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
D.④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
.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
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
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下列各题。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70 m,50 m | B.140 m,100 m | C.140 m,150 m | D.700 m,150 m |
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择 ( )
A.戊点 | B.己点 | C.庚点 | D.辛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
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最易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
A.从乙到丙 | B.从丁到乙 | C.从戊到甲 | D.从丁到戊 |
下面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地点位于图中主峰对跖点附近的是 ( )
A.(18°S,76°40′W) | B.(18°S,103°20′E) |
C.(18°N,76°40′W) | D.(18°N,103°20′W) |
根据信息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 ( )
A.728人/平方千米 | B.650人/平方千米 |
C.510人/平方千米 | D.255人/平方千米 |
下列有关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 B.河流流程短,流速急 |
C.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 D.地势西高东低 |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
A.③④ | B.①② | C.⑤⑥ | D.③⑦ |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
A.坡度:甲>乙 | B.气温:丙>丁 |
C.降水:乙>丁 | D.海拔:甲>丙 |
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