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一片落叶的自述”为题,按要求写一篇短文。
要求:(1)主要写作对象使用第一人称“我”,侧重心理描写;(2)至少运用排比、夸张或比喻中的一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意象特点,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诗句扩展成一段富有意境的景物描写。(不少于60个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有语言表述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①情景一:某当代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②情景二: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③情景三:某高校学生去看望三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答:①改为
②改为
③改为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四个方面来介绍莫言的小说《蛙》的。(不超过20字)(4分)
《蛙》是莫言酝酿十多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形象地描述了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整部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前四封信附有关于当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姑姑的长篇叙事,第五封信则附有一部关于姑姑和蝌蚪自己的话剧。因此,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和话剧巧妙地融合杂糅为一体、拓宽了小说艺术表现空间的作品,是莫言创作中的又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尝试。
答;①,②。
③,④。
请以“‘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5分)
著名学者吴思在《造化的报应》一文中对“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很多人在过马路时把自己和公家比喻成老鼠和猫的关系,在代表政府执法的警察不在场时,一些人就会为所欲为,这种心态是一种“老鼠心态”。
答:“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心态。
高三某班张华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班长李平对他进行了劝导,下面是他们的对话片断,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李平:①
张华:是的,我昨晚玩游戏玩到夜深了。
李平:②
张华:我也知道,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李平:③
张华:谢谢你,我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