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小题。
对图示寒潮出现次数空间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 )
| A.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
|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
| C.从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两侧递增 |
| D.从西安向成都递增 |
与西安相比,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 )
| A.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 |
| B.北部有山地阻挡 |
| C.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 |
| D.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 |
2010年全球一片“狂热”。因热浪席卷,美国南加州发生大火;俄罗斯山火不断,莫斯科刷新130年来气象历史纪录;格鲁吉亚森林大火持续3天;日本酷热,半个月217人中暑死亡;印度尼西亚北部地区气温百年不遇,最高气温近50°C,近300人被热死,而在中国,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部分地区电力能源供应紧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高温直接导致的自然现象是()
| A.引发城市大火 | B.导致冰川融化 | C.易于使人中暑死亡 | D.诱发滑坡、泥石流 |
节能减排,抑制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民众的共识,下列各国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美国加大本国石油开采力度,减少石油进口 | B.日本充分利用地热能源 |
| C.俄罗斯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减少山火发生 | D.中国用新能源完全取代煤炭资源 |
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
| B.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
| C.人口数量的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必然的 |
| D.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
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②交通拥挤和住房困难
③有污染的工业布局不合理 ④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近几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你认为是( )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 D.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
读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省可能是:()
| A.辽宁省 | B.江苏省 | C.台湾省 | D.云南省 |
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
|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
| 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
|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