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省区,分别是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其中粮食调出省9个、自给自足省4个,其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的80%。

材料2:“我国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

(1)根据材料1图中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2分)   (  )
A.南粮北运       B.东粮西运
C.西粮东运           D.北粮南运
(2)说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分布地区,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由材料2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粮食(2分)        (  )
A.播种面积减少    B.市场需求减少
C.人均消费增加    D.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4)导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2分)    (  )
①市场变化                 ②城郊农业和瓜果种植的发展 ③生态退耕 
④后备土地资源的增加       ⑤粮食进口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⑤
(5)试分析我国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7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四点的节气名称:
A B C D
(2)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3)在D处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4)用“E”在上图中,表示出近日点的位置
(5)在A处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6)在A→B、B→C、C→D、D→A四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

(7)在A→B、B→C、C→D、D→A四时段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部分地理事物及要素图(气温的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值。)

材料二:连通我国西南和华南的铁路大通道——贵广铁路2008年10月5日在广西桂林举行开工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宣布开工。他强调“贵广铁路的建设对改变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修建些铁路也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1)导致图中一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2)图中的均温距平线表明出08年1月,遭遇降温天气主要发生在(省级单位)。简述其成因。
(3)贵广铁路原来设计了图中的①②③三条路线,通过对投资成本、行车时间,经济情况比较,最后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请结合你所学知识,确定哪条线路最佳,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材料二 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是指       
(2)图甲中的A处的地形类型为     ,图乙中的B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结合甲乙两图简析该地区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所学原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色红、质优的自然优势条件。
(4)请从地理位置、交通两方面,分析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越的区位条件。

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黄河出青铜峡后,沿鄂尔多斯高原的西北边界向东北方向流动,然后向东直抵河口镇。沿河所经区域大部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无支流注入,干流河床平缓,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冲积平原,即著名的银川平原与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灾害。河套平原西起宁夏下河沿,东至内蒙古河口镇,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是著名的引黄灌区,灌溉历史悠久。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自古有 “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
材料二 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水患严重,除上游河段有凌汛外,凌汛还威胁___河段。凌汛危害主要发生在一年中_____时期。
(2)宁夏大米不仅产量丰盈,而且品质优良,具备了“粒圆、色洁、油润、味香”四大特点,且蛋白质、脂肪含量高,极富营养价值。试分析宁夏平原大米高产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读“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图”,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述该雨影区的成因
(2)从地域类型来看,该区农业属 农业,世界上该类型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该区也是该国农业的主要的
带。
(3)简述该区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和已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