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 )
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纪念活动暨《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巡回展览开幕式上,巴达维在致词中回顾了郑和下西洋的历程,他说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征服马六甲或推行霸权主义,而是为了开展友好交往和互利贸易。郑和下西洋,它反映了中华民族()
①爱好和平②团结统一③勤劳勇敢④自强不息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时期,爱国青年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这发展环境,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①建设祖国、繁荣祖国②反对侵略、保卫祖国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④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它们无不来自于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这告诉我们()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
B.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我国广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取得了“嫦娥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材料说明()
A.自强不息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 B.民族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决![]() |
C.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 D.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
中华文化是人类世界文明史上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得益于它( )
A.对外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宽容 | B.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
C.抛弃民族文化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 D.摒弃外域文化而保留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