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孤独是宇宙的本质。无机物是孤独的,大地、山脉、石头、煤炭等等无不是孤独的。它们总是沉默着,偶尔的言语表达也显得迅疾和不可理喻,比如地震,火山喷发。没有人说,无机物不是幸福的。有机物中,植物是最孤独的,它们静默着,它们的话语通常会在春天痛痛快快地说完,然后便见它们保持着处子般的恬静。没有人说,植物不是幸福的。孤独的还有我们这个星球以及整个宇宙,这些莫不也是幸福的。孤独和幸福的本质是事物无限地接近他们自身。
万物皆是孤独的,人类何以能例外?人在什么时候无限接近他们自身?是在静默的时候,阅读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深夜失眠的时候,工作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些时候都是孤独的时候,都是个体面对自身、面对上帝的时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请以此两句俗语或其中一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请以“窗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穷则思变,变则通,变则久。变,意味着成长,意味着进步,意味着突破,意味着革新……要求自己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人,如长者的教诲,他人的牢骚等;也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等。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请你的“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