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会议强调要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材料一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2006~2011年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下降状况。
注:我国每万美元GDP的能耗约为美国的2~3倍、德国的4~5倍、日本的8倍。
材料二 由于存在能源利用率偏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我国能源需求过快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务院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经济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9分)
(3)分析材料三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8分)
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展示人类对“和谐城市”,“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实践。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它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的理由。
材料一: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一年期基准利率变化如图:
材料二: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调高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
(2)结合材料,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3)请分析我国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哲学依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 |
提出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十六大 |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
建设和谐文化 |
十六届六中全会 |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 |
十七大 |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 署“文化强国”战略 |
十七届六中全会 |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
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特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材料三:全会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胡锦涛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1)依据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8分)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三个突出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要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是邓小平南巡二十周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二二十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胜利对接、“瓦良格”号试水、李娜首夺法网冠军……。世界在瞩目,中国龙腾飞!当下,国际社会纷纷预测、评论未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一个崛起的中国,究竟会给全球带来何种影响、承担多大责任?作为国际社会秩序的传统主导者,西方国家又该如何应对中国崛起?
材料三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将十分严峻复杂。其中欧债危机对欧洲及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显现。欧债危机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后果。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形成,在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区域内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丧失。
长期以来,欧洲奉行消费至上的观念,致使国内储蓄不足,寅吃卯粮现象严重,政府和私人部门长期过度负债。长期的高福利政策是欧元区诸国财政负担沉重一大诱因。欧盟各国的创新能力下降,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和新鲜的动力。
请回答:
(1)阐释材料一邓小平“谈话要点”体现的思想。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综合国力角度,对“中国崛起” 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说明欧债危机的产生给我国的启示。
2010年1月15日,某市自来水公司供水价格和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定价方案听证会召开,来自不同行业的18名代表对水价及污水处理费调整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结果显示,18名代表均对供水价格调整表示认可,但有15名代表认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由现行的0.80元/吨调整为1.15元/吨,44%的调整幅度过高。部分代表认为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费不应提高。同时,代表发言还提议改善用水水质和加大污水处理力度。
(1)假如你是听证会的组织者,请写出你准备邀请哪些方面的代表。
(2)假如你是接受邀请的人,结合材料,请列出你发言的观点。(至少2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