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的演讲中指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这表明( )。
A.中国致力于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B.中国坚定不移的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
D.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 |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
2012年4月29日上午,以“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启动。在昆明大观楼的演出舞台上,巴西“国舞”桑巴舞和巴西特有的阿谢舞,动感、豪放的莎莎舞和阿拉伯肚皮舞,舞步奔放的美国西部牛仔舞、法国康康舞……不时赢得观众掌声。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民族节日蕴涵着一个民族的多重文化因素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据分析,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在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的走红分析得多么透彻,都很难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下列对此说明正确的是
A.流行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没有规律可循 |
B.流行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不应干涉制止 |
C.流行文化都是某个时期的先进文化,应大力提倡普及 |
D.对于流行文化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
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的MV于2012年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发布,用了3个月时间,全球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中国,它也成为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的对象。这表明
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 |
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可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
C.网络文化就是人们所需要的高雅文化 |
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消除了地域、民族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