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记者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中国国强而不追求霸权是由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③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国策决定的 ④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决定的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下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
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材料告诉我们()
A.物质是静止不变的() |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D.物质运动变化莫测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天上明月,常令古今诗人爱恨交织。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A.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B.文学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
C.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
D.文学创作具有客观实在性和自觉选择性 |
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结束为期8天的地月之旅,完美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拿到的第一张“返程票”,标志着中国探月告别“单程票”时代,为未来嫦娥五号执行更为复杂的返回任务奠定了技术基础。这说明()
A.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C.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 D.认识推动科学实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