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但在体制上,雅典的民主政治也留有一
个“漏洞”,这个“漏洞”就是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议事会 | C.十将军委员会 | D.陪审法庭 |
1942年1月,包括苏联在内的26个国家发表共同宣言,强调了经济合作。接着,在5月和6月又签订了苏英条约和苏美协定,其中不仅规定了双方战时的相互援助,而且还谈到了,战后的合作互助问题。这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 B.促进了世界经济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
C.使世界经济秩序更加规范 |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增强 |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A.颁布了《土地法令》 | B.处死了末代沙皇 |
C.颁布了《和平法令》 | D.推翻了临时政府 |
下图是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
A.维新派行动落后于其宣言 | B.维新志士注重启发民智 |
C.变法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 D.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城乡 |
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在《中国近况》一书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此话反映出他
A.盛赞中国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 |
B.成为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 |
C.对德意志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不满. |
D.维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 |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
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 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