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描述的中国古代机构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唐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

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A.

铸铁技术的进步

B.

商品交易的需要

C.

审美观念的不同

D.

国家统一的推动

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

A.

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

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

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

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

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

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

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

A.

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

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C.

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D.

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