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舞台,成为的主力军 |
|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
|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下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说明了
①书院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
②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 D.“天人感应”理论 |
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 A.遏制学术自由 | B.加强中央集权 |
| C.提高儒学地位 | D.统一思想文化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
| B.甲——儒,乙——道,丙——墨 |
| C.甲——墨,乙——法,丙——道 |
| D.甲——道,乙——墨,丙——儒 |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其中“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的思想主张是
| A.“仁”和“仁政” | B.“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
| C.以法治国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