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中西政治体制异同点的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
| B.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最终归属 |
| C.都体现了集权于国家元首,不同的是地方权力的分配 |
| D.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 A.③②①④ | B.③④②① | C.②③④① | D.③②④① |
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 A.民本主义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
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遗其体而求其用” |
|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