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牵动各方神经。早在2011年10月,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
2012年6月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打捞出水了“盛源合记”玉印(古代商号商帮的印章)、西班牙银币、精美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773件器物。同时还出水了宁波特产的用于压船舱的梅园石,另外还出水了29枚铜钱,以“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为多。根据上述情况,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从出水实物可以推断沉船的年代可能为清朝中晚期 |
B.从出水物品可以推断这是一艘商贸运输船 |
C.从出水梅园石可以推断此船可能是从宁波出发或停靠过宁波 |
D.从出水的西班牙银币可以推断此船曾到西班牙进行过商业贸易 |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循天下之公”,这些观点
A.是皇权强化、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反映 |
B.是批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的呼声 |
C.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
D.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
《大学》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王阳明的哪一个主张刚好与之契合?
A.知行合一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心外无物 | D.致良知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以下有关明朝国家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废除了丞相,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B.注重人才选拔,鼓励思想自由发展 |
C.鼓励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交往 |
D.保护资本主义萌芽,扶植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
苏轼认为“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大高峰。下列各项中,与该现象的产生无关的是
A.统治者注重理学,重视文化的发展 |
B.唐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C.政府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繁荣 |
D.注重对外文化交往,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