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的“福建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图)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福建工业化一瞥 | B.福建,红色的摇篮 |
C.改革开放在福建 | D.福建近代化的发展 |
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A.在边疆设立军镇 |
B.分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
唐朝政论家柳宗元在评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里对“公”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
B.改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 |
C.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
D.首创自下而上的人才荐举制度 |
从分封制一郡县制一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
D.宰相权力的大小 |
《史记· 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
A.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 | B.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 |
C.说明周王室已经衰微 | D.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 |
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A.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 B.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
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 D.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