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CO2 |
CaCO3 |
H2O |
O2 |
| B |
NaOH |
NaCl |
CO2 |
Na2CO3 |
| C |
H2O2 |
H2O |
O2 |
MgO |
| D |
CaO |
Ca(OH)2 |
H2O |
CaCl2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
| A |
CuO |
Cu |
灼烧 |
| B |
CO2 |
CO |
通入氧气,点燃 |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 D |
碳酸钙 |
氯化钙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 KCl HCl | B.Na2SO4 HCl BaCl2 |
| C.FeCl3 NaOH NaCl | D.Na2CO3 NaCl Na2SO4 |
如下图是气体X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 B.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
| C.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 D.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 |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横轴—反应时间,纵轴—生成的氧气质量】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
| B.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
| D.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采用氯酸钾为原料 |
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稀硫酸 ②浓硫酸 ③浓盐酸 ④生石灰 ⑤烧碱 ⑥食盐
| A.①⑥ | B.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