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或反应,与原理解释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的金属性不活泼,不能与氧气反应 |
| B |
硫与氧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向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呈红色 |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碱 |
| D |
常温下,铝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 |
常温下,铝遇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 |
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
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
③用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
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
⑤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 A.只有①⑤ | B.只有③④⑤ | C.只有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烷 B甲苯 C乙烯 D苯
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
| 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 |
| 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黄色 |
| 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有机物可以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 A.丙烯 | B.1-氯-1-丙烯 | C.2-甲基-2-丁烯 | D.2,3-二甲基-2-丁烯 |
下列事实、事件、事故中与甲烷无关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B.石油经过催化裂化的产物 |
| C.“西气东输”中气体 | D.煤矿中的瓦斯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