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1: 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2: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4分)
(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____处最合理,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____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8分)
(3)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中秋佳节赏月,月球位于图中字母处,此时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早晨\中午\傍晚\子夜)。
(2)当地球上的人看到日食时,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应在字母处。此时的潮汐为(大、小)潮,原因。
(3)月球在A处时的月相名称是,这时月亮的亮面朝(东、西)凸出。
(4)月球从B到B的周期是一个月。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约113ºE,34º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左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

(1)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在半球,河南登封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填写方向)移动。
(2)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距离观星台最近之日,北半球的节气为日,该日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上的处,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3)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离观星台最近的投影出现时间比北京时间12:00早还是晚?为什么?
(4)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时横梁在“长堤”上正午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为什么?

读下列图表回答:

(1)1.这一天,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纬线)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
(2)这一天,在纬度大致相当的上海、成都、拉萨三城市中,日出最早的是;
(3)这一天,下表所列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地,纬度最高的是地;

(4)这一天的前一个月内,上海的昼夜长短情形是()
A.昼长夜短,昼渐趋短
B.昼长夜短,昼渐趋长
C.昼短夜长,昼渐趋短
D.昼短夜长,昼渐趋长
(5)这一天,地球在图中的位置是 (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这一天,上海地区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A. 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

“地球一小时”是由国际环保组织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一项环保活动,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计划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各时区的区时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第二次活动在6月21日夏至日当天,第三次活动安排在七夕节前夕的8月22日。
(1)3月28日“地球一小时”活动时,熄灯时间比上海迟一小时的是()
A. 马尼拉(东八区)B.河内(东七区)
C. 东京(东九区)D. 墨西哥城(西七区)
(2)以上所说的各时区的划分与地球自转的周期有关。与时区划分直接相关的是()
A.地球自转360度所需的时间 B. 恒星日
C.太阳日 D. 23小时56分4秒
(3)6月21日夏至第二次熄灯活动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是()
A.北纬3度 B. 北纬23度 C.北纬43度 D. 北纬63度
(4)8月2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农历7月7日),当天的月相最接近()
A.新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
(5)“地球一小时”行动倡导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哪一种成分急剧增加?

某校高中学生在学习了地球公转的知识后,提出应针对冬夏季节昼夜长短不同,适当调整不同城市路灯亮灯时段。以节省电费。下表是他们提出的有关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冬夏季节的路灯亮灯时段,据此回答:(8分)

(1)上表A、B两列中,亮灯时段较短的是列。B列表示的是季的路灯亮灯时段,原因是此时我国各地昼夜长短的情形为;
(2)我国各地昼长夜短的时段从日(节气)至日(节气),这期间太阳直射在半球;
(3)从路灯亮灯时间长短判断,表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代表上海的是,该校学生建议上海冬季每天亮灯时间长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