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图,读图回答小题。①地的自然带为 ( )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20世纪80年代以来,①地区成为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有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雄厚的技术力量 |
C.广阔的市场 | D.大量廉价劳动力 |
2011年3月24日,②地发生了7.2级地震,这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海啸 | B.滑坡 |
C.核泄漏 | D.赤潮 |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
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 B.东北平原 |
C.华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23-24题。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 | B.滞后城市化 |
C.逆城市化 | D.城乡差别拉大 |
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
A.城市环境污染 | B.城市交通拥挤 |
C.城市房租昂贵 | D.城乡差别拉大 |
读图,回答21-22题。图中a、b、c、d四地中形成城镇规模最大的是
A.a | B.b | C.c | D.d |
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A.土地生产力 | B.水资源 | C.基础设施 | D.经济规模 |
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
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 C.造纸厂 | D.大型超市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读“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回答17-18题。原始文明时代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低-低-低”模式 |
D.“低-高-低”模式 |
地球上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阶段是
A.原始文明时代 | B.农业文明时代 |
C.工业文明时代 | D.后工业文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