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显著。截至2012年底,全国3076个公共图书馆、3301个文化馆、4057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 的文化素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分析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材料二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文化教育与媒体支出540.54亿元,增长9.3%。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
表一: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预计) |
340 |
408 |
495 |
559 |
611 |
631 |
650 |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8—2009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2010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预计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650万人。
表二:某市2010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
19% |
48% |
33%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57% |
26% |
表三: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2.8% |
25.2% |
2% |
|
首选职业 |
白领行业 |
蓝领行业 |
新兴行业 |
71% |
27% |
2% |
(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如果你是今年即将毕业的一名大学生,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应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难题?
201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
材料二 据统计,至今,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连续22年下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6.7%(扣除物价因素)。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
(1)结合材料说明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订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国人口普查——2010”标志,以汉字“人”和国画 “中式民居”及
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彩。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
里城图形,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两条环绕的彩带源于英文字母“C”,代表“CHINA” 和
“CENSUS”,在体现了“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的主题概念及与国际接轨的普查概念。(census
人口普查)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志的设计理念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有俗语:“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徽商是一支贾儒结合型的商帮,其“贾而好儒”的特点使其推崇“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商德,这种以儒道经商的良好商业道德至今仍是现代商业所推崇的准则之一,但徽商也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及“农本位”“官本位”“有商无工”等弊病。
材料二时代造就了新徽商。在沉寂了一百多年之后,新徽商在继承徽商“诚信、好儒、重义”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一脉相承了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徽骆驼”精神,在新时代的经济领域里纵马驰骋,创造出了“奇瑞”“江淮”“海螺”“丰原”“洽洽”等知名民族品牌,又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登上了中国商界的舞台。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一、二,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古代徽商的商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