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走了,一个世纪伟人停止了呼吸,但其精神不朽。从囚徒到国父,曼德拉为保障人权、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追求自由平等而奉献一生,“宽容”“和解”“博爱”,是中国媒体在缅怀曼德拉之际使用最多的关键词。“全球公民典范”“联合国最高价值的生动体现”是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对曼德拉的评价。世界人民对曼德拉的尊重说明了
A.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
B.世界各国对普世价值观普遍认同 |
C.各国在人权问题上有共同的根本利益 |
D.人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 |
2011年8月13日,某女士给《兰州晨报》打热线电话称,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络语言,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姐姐妹妹)、“灌水”等词。“亲,这里是西北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9月5日,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6-7题。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
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2011年2月16日,“2011中国十大孝子”颁奖盛典在济南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把弘扬孝道的社会风气推向一个新高潮。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是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彰显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④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11年“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借助经济活动,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
2011年5月17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见“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总队一行时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不过时,而且正当时,重庆正处在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优秀文化具有永恒性,其内涵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的实践产生的文化完全不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