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为争夺太空主动权,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空间大战愈演愈烈。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府2013年11月23日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发布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
中国: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完全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是我国根据空防要求和维护空中飞行秩序需要确定的,是维护领土领空主权和安全的正当合法之举。
日本:对于中国公布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局局长通过电话向中国驻日公使韩志强表示了抗议,日本防卫省大臣也召开会议,表示要加强对中国的监视。
美国:美国国防部2013年11月26日称,美军两架B-52远程战略轰炸机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近日,美国明确表示,不承认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
(1)根据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对中、日、美关于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不同态度进行评析。
材料二  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实施探月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很大的远期效益。首先,月球上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这些资源是未来人类争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有人称月球或许会成为21世纪的波斯湾,就是因为月球上有目前地球上没有的丰富的氦—3资源。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从吃的方便面、穿的气垫鞋、用于拍照的手机高清摄像头等,都是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说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印象西湖》是导演团队深入杭州进行调研,以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挖掘当地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将唯美的爱情故事以及历史传奇以片段化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山水实景演出。来自专业院校或经专业培训的300多名演员,无论春夏秋冬,均在水上表演。《印象西湖》将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从一个侧面反映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自然神韵。整场山水实景演出,通过动态演绎、实景再现,将杭州城市内涵和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受到各界追捧与广泛好评。
《印象西湖》的创作成功,对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可以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2)除通过互联网展示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传统村落是现存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几千年来,村落不仅是农业文明最直接的活态存在,更是一部部鲜活的、续写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活史书”。时至今日,散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仍然是传承文化和凝聚人心,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有机体,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Z村村民“保护家乡”的正确性。

2014年2月12日,第五届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在河南鹤壁开幕。本届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的主题是“凝聚民族共识,助推春节申遗”。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灶、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防止年俗文化的消失。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