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25℃,晚上均温15℃,光照(日均8klx)12小时环境下,则该植物一昼夜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A.132mg | B.180mg | C.360mg | D.540mg |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
D.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对K+的重吸收 |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
B.自身免疫病、痉挛 |
C.过敏反应、肌无力 |
D.过敏反应、痉挛 |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
C.下丘脑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场所,从而进行行为调节 |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
以下对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麦因暴雨天气而影响了传粉,可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以避免减产 |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儿童会患呆小症,成人耗氧量会增加 |
C.切除垂体后叶后,动物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量会减少 |
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的新陈代谢是有利的,而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