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       ,在       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  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   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           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             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上述推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时期
(2)和1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号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
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育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育种。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____。(填写代表生物材料的字母)
③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________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④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____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
①用二倍体西瓜得到三倍体西瓜的方法是__________,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
②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图一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且五支试管中都有产物生成。图二是中心法则。

图一

图二
(1)请将此图解中1-5过程与上图A~E各试管所模拟的内容对应起来:1对应________,2对应_______,3对应_______,4对应_______,5对应_______。
(2)2过程主要发生在场所,3过程发生时需
(3)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下图是一有性生殖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不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   所示的细胞中。
(3)细胞①中有几个染色体组

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在样品处理中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