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学者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
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
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 B.极性运输 |
C.主动运输 | D.渗透作用 |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感受单侧光刺激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
B.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 |
C.尖端、尖端以下部位、尖端下面部位 |
D.尖端、尖端下面部位、尖端 |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
B.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
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
D.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
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过程,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③为B细胞 | 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
C.细胞⑤为靶细胞 | 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