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
B.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小 |
C.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容易爆炸 |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同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ⅥA族
B.B、D两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3∶1
C.B、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DCB2
D.B、C、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C>D>B
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高炉炼铁需要高温,故其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正确的是(其中B和D的玻璃导管是插入到小试管内液面以下)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降到0.8 mol/L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的时间为
A.10 s | B.大于10 s | C.小于10 s | D.无法判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